市场分歧与新的企稳路径
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分歧,部分城市二手房价格尚未稳定,导致成交量可能无法持续增长,进而影响新房市场的复苏。然而,我们认为本轮市场企稳的路径可能与以往不同。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,市场陷入了一种“无差异价格下跌螺旋”:二手房降价导致新房销售受阻,房企不得不采取折价促销策略,进而引发二手房价格的二次探底。
通过“价格梯度”重塑市场定价体系
我们认为,随着2025年各地高质量住宅项目集中入市,“好房子”有望率先企稳,形成市场价格锚。这意味着,同地段的旧标准住宅或二手房,在价格折让到一定程度后,也有望实现企稳。最终,市场将通过“价格梯度”的方式,重构整体定价体系,优质住宅将引领市场走出下行通道。
早期库存减值压力已有所释放
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在于房地产企业早期库存的减值压力。我们认为,经过2022年至2024年的持续消耗,减值压力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。同时,市场对于早期项目的减值和去化压力已经有较为充分的预期。
关注新入市“好房子”的去化和利润
因此,相比早期库存,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新拿地项目的去化率和利润率。得益于地方政府在限价、土地拍卖条件等方面的让步,2024年以来新入市的“好房子”在去化率和利润率方面均有一定改善。短期内,我们可以重点观察3月和4月“好房子”集中入市后的市场表现,以此判断市场复苏的力度。
推荐关注的房企类型
我们重申,当前仍然是房地产板块的布局期。个股方面,建议关注以下类型的房地产企业:
历史包袱较轻、库存结构优化的房企,例如中国海外发展、华润置地、绿城中国、招商蛇口、建发国际集团、滨江集团、越秀地产、保利发展等。
估值修复型的房企,例如万科A、金地集团、新城控股等。
关注细分领域头部企业
同时,建议关注房地产经纪(如贝壳)、物业管理(如中海物业、保利物业、招商积余)、代建(如绿城管理控股)等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。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拥有竞争优势,有望在行业变革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政府工作报告强调,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,并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这表明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,以及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长期战略。
成交情况: 本周(3月1日至3月7日),重点50个城市的新房成交量为1.5万套,环比下降34.4%;重点20个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为2.1万套,环比下降5.8%。3月份(截至7日),重点50个城市的新房日均成交量同比下降31%,环比上升6.9%;重点20个城市的二手房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130.3%,环比上升31.8%。
库存情况: 16个城市的取证库存为9102万平方米,环比下降0.7%,去化周期为18.9个月。
地产债: 本周境内地产债发行额为147.5亿元人民币。
地产股: 本周房地产板块下跌0.91%,跑输沪深300指数(上涨1.39%)。当前房地产板块的PE(TTM)为36.09倍,估值处于近五年94.24%分位。
本报告提醒投资者注意以下风险:
Fetch.AI(FET)价格看涨Fetch.AI(...
今日创业板指上涨0.5%,深证100、深证50指数也分别上涨0.6%...
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了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...
歌华有线近日宣布在北京地区进行3000台插入式微型机顶盒试点工作,引...
dappOS项目代币即将发布,预计将在币安交易所进行首发。该代币总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