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每次听到有人喊“Web3 将颠覆互联网”的口号,我就忍不住翻白眼。颠覆?就现在这些所谓的去中心化社交应用,哪个不是披着区块链外衣的拙劣模仿?用户体验差到爆,交易费用高得离谱,动不动就卡死,还动不动就被黑客攻击。就这,还想替代 Facebook、Twitter?简直是痴人说梦!
Stacy Muur 这篇文章里提到的通用型区块链上的社交应用达到发展瓶颈,简直说得太客气了。根本不是什么“发展瓶颈”,而是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!性能、成本、用户体验,哪个都没解决好,就想着靠“去中心化”三个字来吸引用户?醒醒吧,用户又不傻!
那些鼓吹去中心化社交的人,口口声声说要解决审查、数据所有权、账户安全等问题。但问题是,现在哪个去中心化社交平台真的解决了这些问题?审查只是转移到了社区自治,结果往往是更加混乱和低效;数据所有权看似归用户所有,但实际上用户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数据,一旦私钥丢失,一切归零;账户安全更是个笑话,各种智能合约漏洞层出不穷,黑客简直是如鱼得水。
所以,当 Lens 这样的项目选择搭建自己的专属链,并迁移 125GB 的社交历史数据时,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。这是必然的选择,也是无奈的选择。通用型区块链根本无法满足社交应用的需求,与其在上面挣扎,不如另起炉灶,自己造轮子。但问题是,自己造的轮子,真的能跑得更快更稳吗?这才是问题的关键。
Lens Chain 选择了 Avail 的 DA(数据可用性)方案,说白了就是为了省钱。Stacy Muur 原文里说以太坊 blobspace 方案成本是 10 倍,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。但问题是,便宜真的就代表更好吗?
Avail 作为一个新兴的 DA 层,确实有它的优势,比如可扩展性强、成本低廉。但它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。首先,安全性尚未经过充分验证。以太坊 blobspace 背后是以太坊整个生态的安全共识作为支撑,而 Avail 呢?它的安全性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,这还是一个未知数。其次,生态系统尚不完善。以太坊 blobspace 可以无缝地与以太坊生态中的各种工具和基础设施集成,而 Avail 的生态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,开发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构建自己的工具链。
说白了,Lens 选择 Avail 就是一场豪赌。它赌的是 Avail 未来能够成为主流的 DA 层,赌的是 Avail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如果 Avail 成功了,那么 Lens 就能享受到低成本、高性能的优势;但如果 Avail 失败了,那么 Lens 也会跟着一起遭殃。
我认为,这种选择既有魄力,也有风险。在区块链领域,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。如果每个人都只选择最稳妥的方案,那么这个行业永远也无法进步。但与此同时,我们也必须保持警惕,不能盲目追求创新,而忽视了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迁移 125GB 的历史数据,这听起来很牛逼,但实际上呢?在我看来,这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真正的问题不是数据迁移,而是如何维护和管理这些数据。
社交网络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,包括个人资料、帖子、互动、关注等等。这些数据不仅数量巨大,而且结构复杂,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来进行存储、处理和分析。Lens Chain 是否有能力应对这种挑战?
此外,数据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125GB 的数据,一旦泄露,后果不堪设想。Lens Chain 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这些数据?
我认为,Lens Chain 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。数据迁移只是一个开始,真正考验 Lens Chain 的是未来的运营和维护。如果 Lens Chain 无法有效地管理和保护这些数据,那么它最终只会沦为一个数据垃圾场。
Lens V3 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引入了可编程智能账户,不再是静态的 NFT。 听起来很性感,对吧?仿佛社交互动瞬间变得充满无限可能。但是,别忘了,智能合约这玩意儿,水深得很!
可编程性意味着更大的灵活性,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攻击面。每一个新的功能,每一行新的代码,都可能成为黑客入侵的突破口。想想 DeFi 领域那些血淋淋的教训,多少项目因为智能合约漏洞而损失惨重。Lens Chain 真的准备好了吗?他们的安全审计做得怎么样?有没有足够的应急预案?
我不是反对创新,而是觉得在安全问题上,怎么谨慎都不为过。尤其是对于社交平台来说,用户资产的安全至关重要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,不仅会损害用户的利益,还会严重影响平台的声誉。
全局社交图谱,听起来很酷炫,仿佛要构建一个统一的、开放的社交网络。但是,等等,这真的不是在侵犯用户的隐私吗?
社交关系本身就是一种隐私。用户选择关注谁,不关注谁,这都是用户的自由。全局社交图谱意味着用户的社交关系将被公开,任何人都可以查询。这无疑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,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。
想象一下,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全局社交图谱来分析你的社交圈,掌握你的商业机密,这会是怎样一种情况?或者,如果你的前任可以通过全局社交图谱来追踪你的行踪,骚扰你的生活,这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?
我不是反对互联互通,而是觉得在隐私问题上,必须慎之又慎。在追求开放性的同时,也要充分尊重用户的隐私权。
代币门控内容、付费墙、微支付… 这些链上原生功能,听起来很诱人,仿佛要为创作者带来新的变现渠道。但是,别忘了,这些功能都需要用户付出真金白银!
在 Web2 时代,用户可以免费浏览大部分内容,只有少数优质内容才需要付费。而在 SocialFi 时代,用户可能需要为每一个点赞、每一条评论、甚至每一次浏览付费。这真的能够吸引用户吗?
更何况,这些链上原生功能,真的能够解决创作者的变现难题吗?我对此表示怀疑。在 Web2 时代,创作者可以通过广告、电商、打赏等多种方式变现。而在 SocialFi 时代,创作者的变现渠道似乎更加单一,而且更加依赖用户的付费意愿。
我认为,这些链上原生功能,更多的是一种炒作的噱头,而不是真正的赋能。它们或许能够吸引一些投机者,但很难吸引真正的用户和创作者。
Lens Chain 宣称要为开发者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,让开发者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构建社交功能。但是,这种便捷的背后,是否隐藏着中心化的陷阱?
如果 Lens Chain 提供的开发工具和组件过于集中化,那么开发者就会被迫依赖 Lens Chain 的平台。一旦 Lens Chain 的平台出现问题,或者 Lens Chain 决定修改规则,开发者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。
我认为,真正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,应该为开发者提供开放的、灵活的开发环境,让开发者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和组件,而不是被迫依赖某个中心化的平台。
Avail 最大的卖点就是便宜,比以太坊 Blobspace 便宜 90% 以上。这数字听起来很诱人,对于精打细算的开发者来说,简直是救命稻草。但问题是,成本优势真的能转化为最终的竞争优势吗?
要知道,区块链世界里,除了成本,还有安全性、稳定性、生态系统等等因素需要考虑。如果 Avail 为了追求低成本,牺牲了安全性或者稳定性,那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毕竟,对于社交应用来说,数据安全和用户体验才是最重要的。
更何况,现在很多 Layer2 方案也在努力降低数据可用性的成本。如果 Avail 不能持续保持领先的成本优势,那么它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。
我认为,Avail 不能仅仅依靠低成本来吸引开发者,更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,完善生态系统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Stacy Muur 在文章里提到,随着 Lens 的增长,每一条帖子、点赞、关注和分享都会接触到 Avail DA 层,Avail 就能捕获更多的费用。这逻辑听起来没毛病,但仔细一想,却充满了风险。
如果 Avail 的收入主要依赖于 Lens,那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。一旦 Lens 发展受阻,或者转向其他 DA 方案,Avail 的收入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。
一个健康的项目,应该有多元化的收入来源,而不是过度依赖于某个单一的客户。Avail 需要积极拓展其他的业务,吸引更多的项目使用它的 DA 服务,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。
Avail 宣称具有模块化设计,兼容 ZKsync、Validiums、Optimistic rollups 等多种扩容方案。这听起来很美好,仿佛有了 Avail,就能轻松应对各种不同的扩容需求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模块化设计固然可以提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,但也会增加复杂性和维护成本。不同的扩容方案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,Avail 需要针对每一种方案进行适配和优化,这无疑会增加开发难度和维护成本。
更何况,兼容性并不意味着性能最优。在实际应用中,Avail 可能会为了兼容性而牺牲一部分性能。
我认为,Avail 在追求模块化的同时,也要注重性能优化,才能真正发挥模块化设计的优势。
文章里列举了一堆基于 Lens 构建的生态应用,像 Orb、Tape、Hey、Soclly 啥的。说实话,我听都没听过几个。这些应用真的有人用吗?还是只是为了空投而存在的僵尸项目?
区块链项目最喜欢搞空投了,仿佛只要发点币,就能瞬间吸引一大批用户。但问题是,空投来的用户,真的会留下来吗?大部分人都是冲着钱来的,一旦空投结束,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。
这些生态应用,如果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,没有提供有价值的服务,那么它们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。靠空投吸引来的用户,就像沙滩上的城堡,一碰就倒。
文章最后提到,可以考虑质押 $AVAIL 代币提升空投资格权重。这简直就是在明示用户去投机!
质押代币,本质上就是一种投资行为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,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。$AVAIL 到底有没有价值?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?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,而不是盲目跟风。
更何况,空投的价值往往是不确定的。即使你质押了 $AVAIL,也不一定能获得空投,即使获得了空投,也不一定能赚到钱。
我认为,在投资区块链项目时,一定要保持理性,不要被空投的诱惑所迷惑。只有深入了解项目的基本面,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。
SocialFi 的理想很丰满,听起来很美好:用户拥有数据所有权,创作者可以直接变现,开发者可以自由构建应用。但现实很骨感,SocialFi 目前还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对于开发者来说,SocialFi 的开发难度较高,需要掌握区块链、智能合约等技术。同时,SocialFi 的用户规模较小,缺乏盈利模式,难以吸引开发者。
对于用户来说,SocialFi 的用户体验较差,操作复杂,交易费用高昂。同时,SocialFi 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,缺乏优质内容,难以留住用户。
我认为,SocialFi 要想真正发展起来,需要解决开发者和用户的双重困境。只有降低开发难度,提高用户体验,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加入 SocialFi 的生态系统。
Fetch.AI(FET)价格看涨Fetch.AI(...
今日创业板指上涨0.5%,深证100、深证50指数也分别上涨0.6%...
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了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...
歌华有线近日宣布在北京地区进行3000台插入式微型机顶盒试点工作,引...
dappOS项目代币即将发布,预计将在币安交易所进行首发。该代币总发...